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强国与乡村振兴战略,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潜能,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025年5月15日下午,乐投在线举办“智创未来·科技育苗行动”青少年科技体验日活动。来自高淳区砖墙中心小学、慢城小学、南京市高淳区固城中心小学、南京市高淳区第一中学等学校的268名乡村中小学生走进乐投在线沉浸式互动体验3D打印、无人机飞行、卫星通信与导航、非遗文化传承、文创设计、安全应急教育等前沿科技和特色项目。
本次活动是乐投在线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之一,由乐投在线科协联合高淳区科学技术协会、高淳职业教育集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举办,让乡村青少年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乡村振兴培育具备科学素养的未来人才。
学校以“创客校园+智能制造+航空航天”为特色,依托学校航天专业科普场馆、特色主题科普展馆、产教融合型科普实践平台等10余个科普场馆建设公众身边的“星火”科技馆,聘请龙乐豪、王曙群等院士、大国工匠、企业工程师作为学校科学顾问、产教教授,组建“院士领航-工匠示范-教师赋能-学生主力”的科技志愿服务队伍,打造“航天科技”“职业启蒙”“安全教育”三大科普品牌,开发“南京号”卫星天地互动课程,制作“卫星发射模拟”“职业认知与新技术”“安全教育”等科普特色课程包,构建“场馆+队伍+课程+活动+服务”四维一体的科普服务体系。
航天专业科普场馆建有全国职业院校首个“天地一体”航天科普阵地,包括航天科普馆、卫星地面接收站实验室、卫星测控中心,配套“航空航天装备智能制造技术”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创新“数字孪生+实景操作”虚实融合的科普阵地。学校卫星通信与导航技术专业负责人黄威老师,带领50余名中小学生实景操作卫星地面接收站并互动体验了卫星测控中心,孩子们无不惊叹于我国先进的航天科技。
在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80余名中小学生在南通板鹞风筝工坊代表性人物何金泉,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非遗传承人夏元安,学校人文社科系张萌老师等非遗艺术家的指导下深度体验南通板鹞风筝、精细木作技艺、非遗竹编的制作过程。同学们在浓厚的非遗传承氛围中“玩”得不亦乐乎。
在安全应急教育体验中心,保卫处尹小雨老师带领孩子们体验了消防场景模拟灭火、VR地震体验舱、VR模拟逃生等项目。一名高淳区砖墙中心小学的学生分享了体验感受:在体验模拟灭火中,我们在身临其境中学会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我们仿佛就在火灾现场进行灭火作业,让我们增长了应急救援的知识和技能。
产教融合型科普实践平台由现代产业学院和技术创新平台构成。在大疆无人机产业学院,孩子们参观了在电子工程系教师司翠平和郑明明的指导下化身无人机飞手,亲自操控无人机在模拟飞行实验室中自由飞行。在3D打印(增材制造)实验室,机械工程系徐磊老师指导孩子们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铁齿钢牙,让孩子们充分体会了“工学结合”的魅力。
一名来自固城湖小学的老师表示,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既增长了知识和技能,还收获了快乐。通过亲手制作非遗南通板鹞风筝,一些孩子体会到了非遗传统文化的乐趣,不少孩子在不会到会做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带来的成就感。
本次活动是高职院校与中小学的一次深度联动,实现了前沿科技与传统技艺结合、高校资源与乡村需求结合、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的“三个结合”,让科技教育正在“活”起来,让乡村中小学生在科普教育活动中真正“玩”起来。未来,学校将推动构建区域长效科普机制,让优质资源常态化下沉,肩负起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编辑:陈星海
审核:李木香
终审:张 玥 金慧敏